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
 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 > 正文

城乡建设学院开展审核评估巡礼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6-20   点击数:

学院概况

城乡建设学院始于1931年的农田水利科和1946年设立的农林工程系,1949年更名为农田水利工程系,1984年更名为农业土木工程系,1993年成立城乡建设学院,是河北农业大学成立最早的二级学院。学院下设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市政与环境工程四个系及实验实训与创新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培训中心和河北省水利厅人才培训中心设在本院。

办学历史:

1C95C

        学院现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方向)博士点,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硕士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结构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农业农村部华北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灌溉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钢-混组合桥梁技术创新中心三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及河北省水利科学与工程、河北省土木工程两个省级科普基地。

31361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教授17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7人,全日制本科生1806人,硕博研究生164人。学科团队中1人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为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家团队岗位专家。学院与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教育部“春晖计划”专家团建立了合作及定期交流机制。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全校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是国家级一流和河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品牌特色专业和河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为河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被中国校友会评为四星级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被评为三星级专业,“建筑建材教育创新高地”被评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

(一) 培养模式

学院秉承“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坚持人才培养是根本,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学科建设是核心,持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A697

持续进阶式培养模式

学院持续优化进阶式培养模式,致力于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达成,保障学生的长期发展。各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京津冀区域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才兼备的村镇建设类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1C95C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图

学院教学质量体系框架涵盖4个子系统,分别为领导层、保障层、实施层和反馈层,通过教学质量目标的决策指挥、完备的条件保障和资源管理、层级教学运行和组织管理实施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改进4个方面,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闭环,紧密对接国家社会行业需求,培养城乡建设领域德才兼备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子系统1:领导层

子系统2:保障层


子系统3:实施层

子系统4:反馈层

      (二) 质保机制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的本质,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坚持“以本为本”,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制度建设:学院设有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基层教学组织、课程教研室;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职代会制度,实施院(系)两级教学质量责任制管理,持续完善规章制度。在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2)经费资源:学院严格教学经费专款专用制度。同时,综合调控整体经费,将支持教师教学竞赛、教学研讨、就业拓岗等教学专项工作放在首位。在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学院均优先满足教学需求,严格按照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中的资源配置规划论证购置,保障教学资源。

3)人才引育:教师人才引育中,教学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新进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培养制,指导与考核并行,提升教学技能。在职称评定和教学评价中,将教学成果、教学评价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开辟教学型评价晋升通道,巩固教学中心地位。

4)本科就业:学院持续建设,保障本科生高质量实习实践和高就业率。学院目前建立5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和实习建设基地,持续深化拓岗就业,圆满完成本科生就业工作。

(三) 课堂教学

学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聚焦审核评估,全方位落实本科教育“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理念,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1)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

2)围绕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3)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5)加强学风考风建设;

6)拓展多元教学反馈评价;

7)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更新;

8)加强教学组织与团队建设。

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构建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体系,从传统的以“讲中学”教学方式为主向“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转变。着重实践“现场体验、角色扮演、调查研究、团队完成”等以启发、探究、讨论、参与为手段的教学方式。同时与实习实践、专业竞赛有机结合,全方位提升教学效果。

(四) 实践教学

学院聚焦专业认证、审核评估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等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分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理论+实践+竞赛+创新”的循环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学院在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调整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学时;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平台;

3)丰富专业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4)强化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平台;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学院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水利创新大赛、“南方杯”测量大赛、全国混凝土材料设计竞赛、河北省大学生力学大赛、河北省BIM建筑模型大赛、河北农业大学管道安装竞赛等赛事中均表现优异,学生覆盖面广泛。

同时,学院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及竞赛科研项目等,组织并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将社会需求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河湖长制”河湖管理、河北省农村饮水污水垃圾状况评定、灾后房屋受损安全检测鉴定、廊坊城市水环境问题、河北省农村厕所现状、淮军公所等古建筑测绘与保护等,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认识社会、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晰专业特点及方向,提升实践能力。

(五) 思政育人

学院将思政工作体系建设贯穿各专业教学全过程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培养德才兼备的城乡建设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

学院持久深入推进思政建设,全面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体系。通过政治引领、课程改革、实践实习及竞赛联动等方式,全方位实现思政育人全覆盖。作为土建类专业,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众多工程实践及理论基础,通过引入历史沿革、时代变迁、家国情怀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极具时代特征和专业情怀的教学素材,丰富课程内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专业素养和匠人精神,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和五大发展理念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与专业学科相关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问题;通过专业导论、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和联合设计等类型的课程分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观;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土木及水利科普宣传、河湖长行动、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及大国工匠精神。强化校企联动、校地合作,推进校内外协同育人,服务于社会需求,拓展实习基地,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

(六) 育人成效

毕业生中涌现出多位杰出的校友,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省部级领导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大学校长5人;河北省首批勘察设计大师4人;河北省首批规划设计大师2人等。

2EF7B

学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不断完善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每四年开展一次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每年开展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升改进。学院就业岗位契合性强,培养目标达成度高。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建筑、水利、环境、科技服务等与专业高度相关的行业,在国企就业占比达到50%以上,主要从事工程技术类工作,有效达成学院“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跟踪反馈机制显示,用人单位评价很好,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在95%以上。

40762

特色亮点

1基于产教研融合的“成果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临行业发展新需求,以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传统专业的新工科改造为抓手,以省级科普基地和科创中国团队等为平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接社会需求,形成了成果导向、逐级递进、多维拓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实施“成果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唤醒了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意识和专业素质。全体学生均有参与调研河北、理解社会的经历,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服务成果。例如,结合保定市巡护河任务积极主动开展品牌实践活动,并被保定市河湖长制办公室授予“大学生河长志愿服务队”称号;结合“科创中国”麦玉轮作浅埋滴灌产业服务团开展志愿活动,实现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融合互促;结合文物保护需求,组织学生完成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忠烈祠、清西陵、保定市工业遗产等近现代建筑测绘和保护设计,成果为古建筑维修保护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成果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在“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抗洪抢险、南水北调及配套工程、黄淮海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管理岗位上展现工匠精神。

88634

保定市河湖长制及水利科普系列活动

1D43C“科创中国”产业服务团技术指导                                              保定淮军公所古建筑测绘活动

15526

定兴等地开展房屋灾后受损安全检测评估鉴定工作

2符合数字孪生产业需求的智慧建造人才培养体系

秉承学校三个三结合的“太行山道路”办学理念和“新工科”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数字建造人才需求,以国际标准引导教学改革、以行业需求引领专业教育,完善了人才培养数字建造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师型教学队伍引育平台、自主开发了适应学生培养的教学资源库,形成了智慧建造人才培养体系。

2012D

“一中心,四融合,五进阶”数字建造人才培养体系

该体系明确了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建造人才能力培养要求、优化了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数字建造理论课程体系、丰富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培育了具备数字教学素养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完善了实践-科研-竞赛相融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创设了数字建造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

智慧建造人才培养体系秉承了以练促学的思路,与企业合作组织举办校级BIM工程应用大赛等活动,并进一步响应校园数字化建设要求,与校园规划处合作开展校园规划、基础设施数据库创建,组织指导学生完成东西校区地下管线及既有建筑的可视化模型创建等工作,和后勤服务中心共同完成东校区及烛光小区室外给水、消防、排水、暖气管网改造图的绘制,一方面为校园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校园历史文化的理解,培养了爱校情怀和服务意识。

20E55

“太极蓝杯”BIM校园既有建筑建模技能大赛

3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学-练-赛”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的要求,贯彻落实“双创”教育方针政策,构建并实施了“学、练、赛”课程体系框架,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要求,有力破解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和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响应社会与受教育者需求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1474D

“学-练-赛”课程体系框架图(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该课程体系将自主编制的“双创”案例集导入课程教学,将创新教育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步实施了贯穿全学程的专业创新实践体系,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塑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学-练-赛”课程体系以专业技能竞赛为抓手,组织并举办了河北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竞赛、河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河北农业大学校园建造节、河北农业大学管道安装技能竞赛、河北农业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设计竞赛等,并依托技能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及竞赛,获得“挑战杯”等综合性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多项。

16CDD

专业技能竞赛及双创竞赛掠影


CopyRight © 2017-2020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北保定灵雨寺街289号      邮编:071001

手机版